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追溯华夏:纵穿历史,对话古今 > 第36章 引泾河水 来一场水淹七军

第36章 引泾河水 来一场水淹七军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战场,不费一兵一卒,这可是他亲口保证,如今该怎么自圆其说呢?”

    “除非神仙下凡,移山填海,否则根本做不到。”

    “要用号称大魔导师,位面之子的刘秀那招,召唤陨石?天降流星砸向敌人?”

    “在节目里,林枫自己不就是神吗?他举手间,可是能让时空裂开,纵穿历史长河的。”

    “啊?该不会是用这种虚无缥缈的说法,来填坑吧?”

    “真是如此说法,失望,失望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火攻,又不用用人海战术追杀,岂不是让赵括成功率兵跑路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所有人都在期待,想知道林枫最后一步棋。

    究竟走的是什么惊天妙手?

    白起亦问道,“公子,敢问如何部署,能扫灭撤退的赵国军队?”

    林枫终于开口道,“可用水攻,引滔天巨河谁,水淹七军。”

    韩信朝着一个方向望去,在心中快速推算,而后说道,“做不到,水源的方位也不对,水量也不足,最多能摧毁一部分山道罢了。”

    林枫的手稍稍横移,说道,“那边的水量,够吗?”

    白起眸子瞪大,惊道,“泾河水?”

    泾河是哪条河?

    相信很多人听说过泾河龙王,这边是《西游记》中记载的河流。

    泾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。

    林枫点头道:

    “无需沙袋堵水,直接掘开八里湾一带,便有滔天洪流,朝着整片战场浩浩荡荡,奔涌而来。”

    白起面露思考神情,说道,“掘开泾河,汹涌流水,恰好能横扫赵国军队回援的大片山野,水淹七军,可以办到。”

    韩信不同意说道,“自古以来,大河水患,一直是国家最头疼的难题,如此决堤,只怕要生灵涂炭。”

    林枫说道,“如果掘黄河堤坝,万万不可,但是泾河可以。”

    韩信立刻道,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林枫指着四面八方道:

    “泾河蓄水量是极大,可是放在这千千万的土地上,还会多吗?”

    “这一股洪流,流淌到下游,还可兴国利民。”

    “众所周知,秦国地处偏西,外线有水患之险,内部大片土地却常年有干旱问题,说到底,就是缺少一条可以灌溉的内渠大河。”

    “泾河之水,就是一个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秦王下令,趁此下令实施引泾灌区工程,从中段、下段开始,便能拥有一条滋润渭北大地的郑国渠。”

    史书记载,秦王嬴政引泾工程交给一个名为郑国的水工主持。

    郑国渠修成后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粮食产量。

    史书提及“于是关中沃野,无凶年”!

    林枫的想法,已经顾虑到秦国后世百年,几百年。

    白起却是神色凝重,说道,“公子,实不相瞒,水患治理本身就是一件劳民伤财的难事,许多国家对开发利用大河资源都敬而远之,只怕,大王不会轻易下令。”

    林枫道,“秦王不下令,只因未火烧眉头,不逼他一把,秦国岂能有后世繁荣?”

    远古大禹治水。

    都是用疏通的法子。

    怎么到了战国时代,人们偏偏要强堵呢?

    堵不如疏。

    大禹早已告知世人了啊!

    韩信忽然想到什么,惊讶道:

    实施屯田制,也离不开水源,原来公子的策略,还将屯田制一并考虑当中。”

    “引泾河之水,真可谓一举三得。”

    “其一,不费一兵一卒,便扫灭赵国几十万主力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,修筑大渠,引大河水浇灌万里田野。”

    “其三,更好下令执行屯田制之改革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林枫的想法,确实还考虑了新令屯田制的实施。

    比如这边境线。

    人烟荒芜,浇灌不便,不引泾河水的话,这项措施只能是半途而废。

    听到此。

    武安君白起释然道,“以公子之计,长平一战,确实可保留大秦更多兵力。”

    林枫好奇问:“上将军,再给你一次机会,你会使用何种策略?”

    白起回道,“战事已始,岂有回头路?”

    说话时。

    他的猩红眸子,却是看向了泾河方向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